5个教师课堂易疏忽问题,你中招了吗?

5个教师课堂易疏忽问题,你中招了吗?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会因为个人经验和风格的影响而忽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教学环节中出现,也可能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出现。虽然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不及时纠正,轻则会影响课堂效率,重则会削弱老师的权威地位。


0点名不宜在问前

在课堂上,老师会提出问题并点名一位学生回答。但是,是应该先提问再点名呢?还是应该先点名再提问?


先点名或先提问的顺序,怎样更好?如果先提问,老师会在点名后立即提出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并准备回答。这时老师短暂的期待,也就是所谓的空白,正好为学生思考留出时间。先提问有助于激发整个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尽管最终只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但这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确保全班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如果是先点名,那么这个问题的效果就会有很大不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同学可能会认为他们不需要积极思考这个问题了。虽然老师本意并不是这样,但客观上却会抑制一些学生的思维活动。无论如何,这种影响是无法回避的。


0不宜一口吞个饼

教师想要学生多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想要一下子把所有知识点都讲解完毕,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学习知识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从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解到运用。而教材也是按照这样的规律编排的。

如果在刚开始接触某一知识点时就把所有相关内容都讲解完毕,看似快了,实际上却会拖慢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违背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必然会走向与愿望相反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教材编排规律有策略地进行讲解和引导。

IMG_258

0对口相声”不宜演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采取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当他们点名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会立即走下讲台,来到这位学生身旁,面对面地倾听他们的回答。即使这位学生遇到了困难或者卡壳,老师仍然会继续引导他们,直到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全神贯注地关注着这位学生的表现,而其他同学则可以自由地进行自己的活动。


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师生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对口相声”的互动模式,而其他同学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过于关注一个学生,导致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弛,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全班学生,在听取一个学生发言的同时,要时不时地扫视全班,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纪律良好,提高教学效果。



0改错不宜缺勇气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犯了错误,但却不愿当面纠正,而是私下悄悄改正。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避免在众人面前承认错误。然而,这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只能暂时掩盖问题,并不能长久地解决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发现老师曾经“蒙”过他们的事实,从而对老师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所以,在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勇于承认失误是建立良好教师形象的关键所在。


知识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即使是教师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失误是很常见的事情。这并不足为奇。然而,教师应该摒弃架子,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们也能够理解和宽容。



0不宜充当裁判员

为什么老师不能让学生自由讨论谁是谁非,而要由老师来裁定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怕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种做法只会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没有打开思维的“闸门”,也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当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时,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辩论和讨论。虽然这需要花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通过争论和辩论,学生可以更好地明辨是非,不仅知道结论,还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这样做可以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关键问题上,并且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这些现象在课堂上的出现,足以说明,当教师的,在课堂上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十分注意,切莫掉以轻心。课堂教学无小事,教者事事应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要认真设计,想一想怎样做效果更好,怎样做会影响教学质量,全力以赴上好每一堂课。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沪ICP备20002881号-22